本研究利用地表水水质监测站点带来的空间断点,估计了环境监管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具体而言,为了控制水污染,地方政府会被要求改善自己辖区内的水质数据。因为河流有固定的流向,水质监测站只能捕捉到其上游区域的污染排放,所以对于邻近监测站的上游污染企业,其面临的环境管控会较监测站的下游污染企业更严格。该研究利用2000年到2007年期间中国工业企业和重点排污染企业的地理、生产、经营、排放等信息,分析了邻近监测站的上下游企业之间污染物排放和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差异。研究发现,紧邻监测站上游的污染企业,相对紧邻监测站下游的污染企业,会明显降低各类水污染物的排放水平,但同时其全要素生产率也会相应下降。研究估计,化学需氧量排放(一种主要的水污染物)每降低10%,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大约下降2%–3%。这种生产率的损失主要是因为企业需要大量安排非生产性的资本投资(如减排设备等)。利用这一研究设计,论文进一步估算了中国在2000年至2007年控制地表水污染带来的经济成本。此外,该文章同时就如何优化地表水污染控制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