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领导人们一直认为来自邻国的空气污染构成了一个重大挑战。但挑战有多大,以及如何应对,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一项新的研究通过测量跨界空气污染对人们健康造成的损失,以及强有力的政策在改善整个地区的健康结果方面可以发挥的重要作用,为该问题提供了一些解答。

“利用大气科学的最新进展,使我们能够测量细颗粒物污染的轨迹——即空气污染最致命的形式。我们发现,各国受到其邻国造成的污染的巨大影响。”芝加哥大学哈里斯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Koichiro Ito如是说,“好消息是,强有力的减少污染的政策的好处也延伸到邻国。这凸显了将空气污染作为一个需要区域合作甚至全球合作来应对的挑战的重要性,而不仅仅是一个需要在地方层面面对的问题。”

Ito和他的合著者,来自美国能源部阿贡国家实验室的Rao Kotamarthi,以及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博士生Seonmin Will Heo,他在2020年作为哈里斯公共政策项目的研究生时就开始与Ito合作,一起研究韩国的情况。韩国西北部在秋季和冬季会有来自中国的强劲西风。研究人员发现,与韩国东南部相比,这些风导致的污染水平明显更高。西北部和东南部在春季和夏季经历类似的污染水平——那时来自中国的西风要少得多。

这种污染对韩国人民的健康有直接影响,越境颗粒物污染(PM2.5)每增加1微克/立方米,就会导致死亡率增加0.6%。这意味着每百万人每年会增加31.2例死亡。一岁或更小的婴儿作为社会中最年轻的成员是最脆弱的,来自中国的越境颗粒物污染每增加1微克/立方米,其死亡率就会增加2.1%。

在2013年至2017年的研究时间内,其他健康指标也有所上升。研究人员发现,来自中国的颗粒物污染每增加1微克/立方米,就会导致每百万人每年因哮喘而增加18次急诊,因鼻炎而增加176次急诊——分别了增加0.5%和3.4%。

“来自中国的污染使韩国人生病和死亡的比率变得更高,这一点很清楚。”Ito说,“但是,中国近年来在减少污染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功提供了一个完美的案例研究,可以看出污染治理政策的好处也是跨越国界的。”

在中国于2014年开始其 “治污战争”之后,伴随着一系列强有力的大气污染防治规定的推行,全国范围内的污染显著下降。Ito和他的合作者发现,从2015年到2019年,中国的颗粒物污染下降了14.07微克/立方米,韩国来自中国的越境颗粒物污染下降了9.63微克/立方米。这一下降使得跨界空气污染造成的死亡人数减少——每百万人每年大约减少300人死亡。研究者们计算出韩国每年因此节省了26.2亿美元。

Ito和他的合作者发现:中国可能战略性地在那些大部分空气污染会停留在国境内的城市减少了更多的空气污染,而那些大部分空气污染会吹到国外去的城市则减少得没那么多。这意味着大气污染防治规定对邻国的外溢效益还有更大的空间。因此,进一步的区域或全球合作对解决空气污染问题是有价值的。

Ito和Kotamarthi感谢由芝加哥大学能源政策研究所(EPIC)和阿贡国家实验室主办的全球能源挑战会议,该会议为他们在探索该主题方面的合作和工作之滥觞。